九方泰禾国际重工(青岛)股份有限公司

易售宝企业店13年
  • 商铺访问:149444次
  • 产品访问:56248次
  • 商铺询价:906次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资讯动态 > 迪马牧王:能否成为颠覆传统茎穗兼收的典型案例?

迪马牧王:能否成为颠覆传统茎穗兼收的典型案例?

  8月1日,德州市庆云县。由九方泰禾国际重工(青岛)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“2018迪马之夏·牧王大型品鉴会”在此上演,一款叫做“迪马牧王”的茎穗兼收玉米机接受用户检阅,给低迷的农机市场注入活力。这款产品去年首次在陕西省大荔县发布,时间恰恰也是8月1日。

  整整一年时间,由迪马牧王创造的市场热潮仍在继续。这一次,来自全国近300余名经销商和养殖大户,追随九方泰禾的足迹,在庆云县再次见证了这款产品的优异表现。作为一款茎穗兼收玉米机,集青贮和黄贮(摘穗)于一体,技术路线采用立式割台,结构设计实现了突破性创新,让整机彻底颠覆了传统茎穗兼收。

  “穗茎兼收”正当时

  收获机械向多功能方向发展,符合国际化潮流。近年来,玉米收获机械向“茎穗兼收”功能发展,就是对这一业界共识的最好诠释。那么,九方泰禾为什么还要另辟蹊径研发一款茎穗兼收玉米机呢?这是因为,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,是玉米机研发绕不过的必答题。”九方泰禾质量专业总师郭宗斌在做产品介绍时如是说。“谁走在前头,谁就能赢得未来。”

  最先遇到的必答题是,秸秆不能烧了怎么办?于是,秸秆还田机在市场上热了一阵子,这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办法。郭宗斌说:“虽然秸秆粉碎还田,可提高土地肥力,但是,土壤消化秸秆的量是有限的,过多会适得其反。”那么,饱和度是多少呢?有数据表明:200-300公斤/亩就差不多了,超过500公斤/亩就把土壤给“撑着”了。

  接下来,有人搞出了第一代茎穗兼收玉米机。这种机型是在穗收机上改进而成,由于卧式割台的天然局限性,能收获的秸秆实际是果穗以下部分,这部分秸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最高,只能适合于做燃料,用于饲料品质就差多了;而果穗以上部分的秸秆,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,大部分随着摘穗过程被抛弃在田间。记者不能不说,这种机型存在“因小失大”的遗憾。

  不仅如此,让养殖户呲牙的是,“传统茎穗兼收机在捡拾秸秆过程中,会携带大量泥土,黄贮回收的秸秆电厂不愿要,用作饲草料,品质也会大打折扣,使用价值都会大大降低。”郭宗斌介绍说。这是因为,卧式割台在布局空间有限,只能在在还田机部位上加装秸秆回收装置,专业上叫做下切碎,作业方式相当于在土里刨秸秆,含泥土量大的缺陷几乎不可避免。

  畜牧业提质增效带动了饲草料产业的发展。“镰刀弯”和黄淮海地区推广“粮改饲”种植模式,从2016年到2017年有17个省区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4000万亩,补贴资金由3亿增加到10亿,引发了一轮全株青贮玉米、甜高粱、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热潮。农业农村部推动建立秸秆收储用体系,推广秸秆青贮、微贮、气爆、压块等处理技术,支持专业化秸秆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发展。

  下游越来越好,推动我国饲草料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以及产业链不断延伸,饲草料收获、打包、储藏的机械化需求快速增长。从2016年至今,虽然农机市场持续低迷,但青贮收获机械市场一枝独秀,一批秸秆利用新技术应运而生,带动了企业在产品研发领域的投入。迪马牧王,就成为其中的技术引领者。

  “迪马牧王”研发之路

  “迪马牧王”的研发路线,不是在传统茎穗兼收机型上的改进。可以说,它是对传统机型颠覆的典型案例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
  用户都很熟悉传统茎穗兼收机。这种机型由摘穗机而来,只是在中置或后置的还田机上加装了秸秆回收装置,虽然实现起来难度小,成本低。但是,因为是捡拾回收,秸秆回收作业的缺陷几乎不可避免:秸秆带土量大,回收率低;切碎质量粗糙,长度>5公分,且可调范围小;需要对行收获,适应性较差;机器负荷高,作业效率相对较低,平均作业速度在3-5Km/h之间。

  先天结构上的缺陷,决定了传统茎穗兼收机属于过渡性产品的命运。于是,市场上也短暂出现过“卧式割台+前置切碎器”机型,不改变摘穗机的结构,只是在割台下面加装底刀,方便捡拾回收,部分减轻了秸秆带土的问题,仍没有解决传统机型先天性不足带来的缺陷。其实,只在传统机型上修修补补,如果不能在产品技术路线上创新,不改变产品结构,就不可能有实质突破。

  直到迪马牧王的出现,彻底颠覆了传统。

  迪马牧王最核心的创新在于:采用立式割台技术,以及相关技术集成的突破。首先,割台底刀+立式拉茎辊+盘刀型立式切碎器,这一集成技术,让秸秆切断、拉茎和秸秆切碎等分三步独立完成,简称下切断中拉茎上切碎;切碎器搭载的高合金钨钢刀片,收割1500亩无须磨刀,相当于三个作业季不用打理。第二,双过桥技术,果穗从侧通道输送,秸秆从中间过桥通过,贯流式秸秆输送装置,秸秆输送通道更顺畅。第三,独有的秸秆清理装置,能将秸秆底部的腐败干叶和杂草全部剔除干净。

  创新带来的改变可谓脱胎换骨:秸秆不带土,切碎均匀度始终保持在1.5-2cm之间,并且能去除含有病毒、细菌、农药、化肥等有害物质的底部干叶和杂草,为业界独有。由迪马牧王收获的青(黄)饲料,被养殖户称为“迪马牧草”,是市场公认的优质牧草的代名词,为优质牧草树立了行业标准,对提升牛、羊养殖品质具有划时代意义。

  还有一点必须提及,“该机采用立式割台以后,带来的又一个突破是,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对行收获,可以让机器按任意轨迹行走,即使是S形状也能轻松自如。”郭宗斌说。另外,大家都较为熟悉的核心技术是,该机搭载九方泰禾独有专利技术的静液压无级变速行走系统,让机手免除了频繁摘、换档位操作,同时保证了机器在不同车速情况下对扭矩的精确需求。

 

  “青贮黄贮”有机统一

  这里简单回顾一下两个基本概念。青贮:是指将整株玉米切碎加工成青饲料的过程;黄贮:是在玉米蜡熟以后,将果穗收获或脱粒,再将秸秆加工成干饲料的过程。传统的茎穗兼收是以收获果穗为主,只能兼收部分秸秆;迪马牧王是将果穗收获和秸秆收获两种作业方式,变成同一台机器的两条技术路线,让两者有机统一,机手切换自如。对于养殖户来说就是,一台机器上可以有青贮模式,黄贮模式也可以有。

  第一,青贮模式。果穗和秸秆分别布置在两个通道完成作业。果穗流程:摘穗→输送→剥皮→果穗箱→籽粒破碎;秸秆流程:切断→拉茎→输送→切碎。如何完成籽粒破碎与青饲料的混合呢?用户可以在秸秆切碎抛送前,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将籽粒破碎搅拌进青饲料。用户只要启动按钮,作业程序就会让果穗箱中的棒子进入籽粒破碎装置,再与切碎的秸秆搅拌均匀抛送至料车。

  这样的柔性设置,让养殖户有了更多的选择。说到此,同时也回答了大家一个疑惑,为什么“迪马牧草”能成为优质牧草?完全彻底的籽粒破碎也是原因之一。由于采用了双通道,秸秆不进入籽粒通道,籽粒辊专门对果穗进行破碎作业,迪马牧王的籽粒破碎率能够达到≥98%。

  第二,黄贮模式。作业流程与青贮基本一样。不同的是,不进行籽粒破碎,果穗可选择脱粒清选。

  就如同汽车的高中低配一样,迪马牧王为用户制订了多种产品组合。不同地区、不同类型、不同用途的用户,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搭配。比如:收获型式,可选青贮型或黄贮型;使用地区,可选中原型(双搅龙输送)或东北型(橡胶带输送);配套动力,160、175、190、240四种马力可选。

  “一年回本”不是梦

  说一千道一万,能帮用户赚钱的机子才能是好机子。农民买个机子,就是家里的宝贝,都希望尽快收获成本,为家里赚钱。迪马牧王能不能赚钱?一看机子性能,二看机子的效率。下面,记者就帮您来算算账。

  机子性能。籽粒破碎率≥98%,籽粒破损率≤1%,籽粒损失率≤1.5%,这三项数据亮出来,这可都是国际高端机型的标准;秸秆带土率≤1‰,就是说根本没有土;秸秆切碎长度15~20mm,可以在5mm的范围内调节,能适应不同类型养殖户的需求。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,迪马牧王加工的饲草料,品质高,适用性强,市场价值更大,带来的效益就更多。

  机子效率。作业小时生产率为8~12亩/小时。我们按每天作业80亩、一个作业季30天计算,每年作业2400亩,作业费用100元/亩,作业收入240000元;如按黄贮计算,平均每亩可产3000Kg秸秆,市场价格0.07元/斤,秸秆收入210元/亩,返还业主40元/亩,机手净赚170元/亩,一个作业季秸秆收入408000元。两项合计648000元。

  这个账一算吓一跳,是真的吗?假如这个机手全部是黄贮作业,即果穗和秸秆同时收获,迪马牧王不到一年即可回收成本。当然,实际中偶然因素很多,请用户参考。在接近完成这篇稿子的时候,记者陷入了深思:都说细节决定成败,九方泰禾告诉我们,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其实就是创新!那么,迪马牧王能否成为颠覆传统茎穗兼收的典型案例呢?我们且拭目以待。

O2O模式线上选购 线下交付

特色服务金融支持 保险保障

品类齐全产品丰富 轻松购机

正品保障品牌精选 贴心服务

移动商城
新手指南
注册流程 购机流程 支付帮助
特色服务
贷款产品 保险产品 解决方案
购机保障
支付款安全有保障 没有提机随时退款 经销商负责提车服务 客服全程购机指导
支付方式
到店支付 在线支付全款 在线支付订金
帮助中心
常见问题 客户服务 售后帮助